华信2娱乐
本文转自:滁州日报
教育需要尊重和顺应
——电影《抓娃娃》带来的教育思考
教育需要尊重和顺应
——电影《抓娃娃》带来的教育思考
□老 眼
由沈腾和马丽主演的电影《抓娃娃》,自暑假放映以来,热度不减,也引发了人们对教育的热议和思考。
电影讲述了这样的故事:超级富豪夫妇为了让儿子考上“清北”学管理,以便将来接掌家业,刻意隐瞒其富裕家境,人为制造出家徒四壁的场景,以此让儿子在穷困逆境中,磨砺品性,懂得珍惜,进而刻苦精进,迎难而上。表面上,这是在“穷养”,背后则是精心安排、极尽周密、及时跟进的优质教育,是贫穷掩盖下的“富养”,目标是全面培养孩子的智商、情商、财商、逆商,将来迅速立于人生塔尖。其间,孩子展现出对长跑的天赋和热爱,提出上体校练长跑的要求,体校教练也乐意接受这个长跑天才,并愿为其争取资助。父母却认为学体育没前途,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,设骗局让孩子不得不放弃心爱的梦想。剧终,孩子在发现真相后,恼怒地冲出家门,抛给父母的一句话是:“以后的事,我想自己做主。”
剧情有些夸张甚至荒诞,让人觉得好笑。但是,有如此想法的父母不在少数,有类似做法的父母也可能存在。其结果,孩子多是背离父母意愿,独自走上自己喜爱的道路;委屈顺从的孩子则是苦痛郁闷,有的会心生怨恨。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,我们需要培养怎样的孩子?我们到底该怎样教育孩子?
望子成龙、盼女成凤,自古就是为人父母的心底期盼。于是,绞尽脑汁、竭尽全力为孩子成长着想,给孩子的未来铺路。但是,父母的想法多从自身出发,多不被孩子认同,很多是一厢情愿、枉费心思。家长的越位和强制,导致了分歧、矛盾、冲突,甚至严重对立的出现。我们看到,因为父母固执己见、一意孤行,与孩子愿望背道而驰,导致孩子被耽误的例子比比皆是。
社会学告诉我们: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,而是一个独立个体,有权自己决定发展方向、自我选择前行道路。父母要做的只能是引导、帮扶、理解、支持,不能绑架孩子、刻意雕琢、强制管理,不能像影片中父亲那样,让孩子成为被雕刻的萝卜。尊重孩子的自我选择、顺应孩子的天性发展,才是家长的应有之义。对孩子钟情热爱的事情,予以理解、支持、帮扶,才是我们应该做的。
真正的幸福与快乐,是生活的自由,心情的放松,精神的愉悦;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干自己喜爱的工作。幸福与快乐是不被财富、权力、地位所左右的。优渥的生活、体面的工作、显赫的权势并不是快乐的必备,就像人们说的“金钱买不来幸福”一样。家长们要改变自己的陈腐认识,懂得当今社会文化和价值的多元,理解幸福快乐的意义。
当然,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关键时期,需要引领、需要指导,因为孩子涉世不深、甄别力差。作为父母,应该了解孩子的个性特性和心理需要,引导他们避开歧途,少走弯路,帮助他们在众多路径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。比如说,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,我们如何应对它的挑战。又比如,面对出生人口的不断减少和老龄化的不断加剧,我们的职业选择如何因应?但是,指导和引领不是强加和逼迫,不是强迫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,处处操控孩子。若孩子本心纯正,已步入康庄大道,攀登在自我喜爱的山路,则无须指手画脚,过度操心,只要给予鼓掌喝彩激励即可。
影片中,父母精心设计打造孩子,期盼其成为其庞大家业的掌门人,结果却竹篮打水一场空。孩子最终虽挣脱束缚如愿上了自己心仪的体育大学,却只能跑在第三梯队,再无天赋和优势可言。更搞笑的是,这个跑在后面的孩子,竟然捡起跑道上的塑料瓶,抱个满怀,脸上还露出自我满足的微笑。我想,这难道不是扭曲的无奈的笑,抑或是实现自我放飞后的舒畅?
父母之爱要炽热、厚重,也要深沉、轻盈。要孩子生活得更健康、更充盈,与其强调吃苦、强调牺牲,不如给孩子更多的松弛和自由;让孩子卸下包袱,勇毅前行。和谐的家庭关系,不应是控制和服从,而应是开明和平等,是尊重和信任。时代的发展决定了每代人都有其独特的风浪,需要每个人独立面对。孩子也一样,他们的成长,需要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;任何人都不能替代,父母也不能越俎代庖。
黎巴嫩文坛骄子、著名诗人纪伯伦,写了首影响深远的小诗,名叫《致孩子》:
“你的孩子,其实不是你的孩子。
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。
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个世界,却非因你而来。
他们在你身边,却并不属于你。
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,却不是你的想法,
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。
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,却不是他们的灵魂,
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,
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。
你可以拼尽全力,变得像他们一样,
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,
因为生命不会后退,也不在过去停留……”
诗名叫《致孩子》,其实是说给父母听的,它精准诠释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,以及父母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应有态度——尊重与顺应。
尊重孩子的自我选择,顺应孩子的天赋禀性,是教育应有之义。家庭教育如此,学校教育也一样。 (作者单位:滁州开放大学)